近年来,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多发高发,层出不穷且花样繁多,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。成为当前发案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类犯罪。对此,对各种骗术我们应有所了解,保持高度警惕,方能不上当受骗。
一、如何应对电信诈骗
1.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、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、短信也不要轻信,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;
2.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(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)、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、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、冒充淘宝、商家客服进行退款,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;
3.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、网站中,网银账号、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,密码定期修改,谨防信息泄露。
二、防范电信诈骗“三不一要”
1.不轻信。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,都不要轻易相信,要及时挂掉电话,不回复手机短信,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。
2.不透露。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,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。无论什么情况,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卡等情况。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求助咨询。
3.不转账。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,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,决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;
4.要及时报案。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,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可直接拨打110,并提供骗子的账号、转账截图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,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。
案例一:冒充公检法忽悠担保金
暑假期间,在公司实习的大学生小李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员的电话,对方说小李的网店由于收了钱没有发货被很多人投诉。小李告诉对方没有开网店,对方要求小李报警,并自动把电话转到“公安局”,“警官”要走了小李的身份信息,并要求小李往指定账号上汇款作为担保金,待事情查清楚后将钱退还。于是小李连续两天分两次在ATM机上,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共1万元。
警方提示:此类案件是典型的电话冒充公检法类诈骗,诈骗分子会以涉及刑事案件即将被抓捕为由,威胁诱骗事主相信自己的权威身份,从而让事主听从他们的指挥。如果事主真的涉及案件,一定会有民警当面与事主做笔录,不会通过电话制作电子笔录,通缉令也不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向事主“提前”通知,更加不会要求事主向所谓安全账号内汇款、交保证金。
案例二:冒充老师让学生转账汇款
近期,大学生小张接到学校“老师”电话称让其到学校办公室找对方,小张到学校后,“老师”称现在办公室有其他领导,需要送点礼,让小张到银行帮助转账。小张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汇给指定账户3万元后,发现不对劲,便向学校领导进行反映,发现被骗。
警方提示:此类案件中,诈骗分子冒充领导、老师等特殊身份,事主就会降低戒心。学生一定要使用对方在自己手机上存储的号码核实身份,如果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,可以通过其他人侧面打听或者当面核实,尽量避免被骗。